微信掃一掃
福星橋是一座具有豐富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的古橋,它位于郴州市宜章縣城彭家灣前的玉溪河上。
地點:它座落于宜章縣城的彭家灣前,玉溪河上。
修建時間:這座橋最初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而且據(jù)說是由一位寡婦獨自出資捐建的,因此在民間被稱為“寡婆橋”。
構(gòu)造:福星橋呈東西走向,總長度為34米,寬度達到6.6米,其凈跨為26米。橋由方塊青石構(gòu)建而成的榨拱形式,拱頂距離水面高達8米。兩端設有20余級石階梯,東側(cè)的石階較平緩且階梯較長,形成了通向東長街的通道。相比之下,西側(cè)的石階較為陡峭且階梯較短,連接到彭家灣以及原副食品加工廠地區(qū)。在橋拱壁上生長了一些根莖粗大的野生黃荊樹,增添了一些歷史滄桑感。
歷史作用:在古代,這座橋下原是一個碼頭,由于玉溪河可以直達廣東老坪石鎮(zhèn)的武江河,它成為湘粵古道水運交通的關(guān)鍵點,南下北上的鹽鐵等物資都會在此進行運轉(zhuǎn)和轉(zhuǎn)運,具有重要的交通與經(jīng)濟作用。
保護狀態(tài):福星橋因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價值,于2012年被公布為郴州市文物保護單位。
福星橋與三星橋一樣,作為歷史上的重要過往,它不僅是通往不同地方的橋梁,也是過往人文故事的承載體。它的保護與維護,不僅有助于保存歷史遺跡,也能讓后代了解和學習水路運輸在歷史發(fā)展中的作用。
Copyright @ 2010-2021 yizhang8.com All Right Reserved
工信部備案:湘ICP備10200046號-1 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102202000101號